-“国家队的未来阵容,如何培养青年才俊?”的简单介绍

admin 7 2025-07-03 04:30:17

  

  

  你好,给你一个中国军队人才培养选拔意见来源:三剑客公众号 原创

  作者:天狐剑

  

  很多大事发生,不一定人尽皆知。有时,很可能在悄然中升腾起冲天的火焰。

  昨天,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一个《意见》。新闻通稿很长,干货藏得很深,很多人估计都没耐心读下去,但是内容却对我们这支军队的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个意见的全名叫做:《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

  宋高宗问岳飞:“怎么才能做到社稷安定?”岳飞说:“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命。”回顾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沉沦的百年屈辱,当国无良将,当文恬武嬉,贪腐成风,只能是必败无疑。

  治军之道,要在得人。“决胜于未战,决胜于人才”,人才战略是所有军队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选择军民融合,实际就是强强联合。

  剑客君(微信ID:jiankesan)为什么说发布这个《意见》是件大事,因为,这个《意见》涉及军队的人才培养、储备和使用,涉及下一步的院校改革,涉及到文职人员改革,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一《意见》中我们关注的核心内容,实际上就是这么两段:

  ①加强教育资源统筹,完善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使用体系。提升军事人才质量,推动军事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拓展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范围,构建地方师资力量、科研设施、创新成果向军事人才培养开放服务的政策制度,健全依托社会开展军事人才专业评价制度,评价结果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管理体系。

  ②加强军地教育资源统筹,充分依托普通高等学校、武器装备研制单位储备新兴专业人才,对承担军事人才培养任务的地方单位,国家在条件建设、财政投入、表彰激励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这两段的信息量极大,其实,归根结底,这些都是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是军队政策制度改革的重头戏,关系广大官兵切身利益。

  所以,今天不得不谈。

  “这方面,我们采取了很多举措。然而,由于多方面原因,干部考评、选拔、任用、培训制度还不够健全,征兵难、军人退役安置难、伤病残人员移交地方难等问题依然存在。要适应军队职能任务需求和国家政策制度创新,加大政策制度改革力度,构建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盘活军事人力资源,吸引和集聚更多优秀人才。”

  这是习主席在军队一次重要会议上言语谆谆地强调。

  二

  

  说到我军的人才培养,大家脑海中碎片化的出现了“军校”“国防生”“在职研究生”“军队考研”,还有短期培训班等等,实际上专业地说就是三句话:“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这也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规划,写进文件里的。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2014年,当时的四总部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军事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这个意见根据时代变化,对人才培养进行了细化。当然,公布的新闻通稿看不到什么干货。但是,结合还有以前和这次的《意见》,剑客君(微信ID:jiankesan)愿意把重点内容向大家和盘托出。这里面说复杂其实也很简单:

  ①军队院校培养是人才培养初始环。建设一流军队靠什么,首先要靠人,而军校院校无疑是这个初始环,这一环节非常关键,必不可少。“军校学4年,不如部队学4个月。”这看似发牢骚的一句话,背后所反映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军校院校教育要在创新中突破,要从教师队伍、办学条件、生源质量、办学理念等各个方面进一步提升和加强,这些必将在下步改革中体现。

  ②部队训练实践是主阵地。这个就不用多举例子了,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一位中国的高级军官随军事代表团访问南美某国,该国军队一名上校军官问:“在座各位中国军官,有谁打过仗?”从他的自我介绍中,大家得知他参加过国内打击反政府军作战、亚马逊流域与毒贩的作战。面对提问,这位中国的军官站起来说:“我打过仗,参加过边境作战。”从他敬重的目光可以看出,能打仗、打胜仗的人才,在哪个国家、哪支军队都受尊重。部队训练实践是实践出真知,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

  ③军事职业教育是重要支撑。在职教育、短期培训等等都属于军事职业教育范畴。我军的军事职业教育,与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紧密衔接、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其实特点很多,最重要的就一点:实用。坚持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未来,坚持围绕部队建设向信息化转型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始终把提高广大官兵岗位适应能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面向广大官兵,以干部队伍为重点、以士兵队伍为主体、兼顾文职人员队伍,满足各级各类人员成才发展需求。

  三为什么要军民融合培养人才?

  兵强方可摧敌,国富才能养兵。战争从来都是综合国力的比拼与较量。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我们党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关系的一贯方针。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

  信息时代,军民技术通用性的比例较以往有质的提高,民用信息技术在信息化战争中的比重不断加大,战争所涉及和需要的资源,几乎覆盖了整个国家的战略资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其根基已深深植入经济社会的全部。你可以看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通用等巨头企业也是军工企业,这就是军民融合的范例。

  军民融合培养人才,能够走开军队自己培养和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并举的路子,从更大范围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比如,2000年5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关于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队干部制度的决定》,全面部署推开国防生培养工作,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

  《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提升军事人才质量,推动军事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拓展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范围。这将对军队人才培养渠道进一步产生深刻影响,与之相应的配套政策,比如文职人员制度等等,会有一个新的突破。

  四谈到未来的军队人才规划,其实,我们只要关注5类人即可。

  一个重要的文件:《关于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培养造就深谙联合作战的指挥人才群体、精通军事谋略的参谋人才群体、掌握新型装备的战斗人才群体、善于创新攻坚的科技人才群体、专业技能精湛的保障人才群体”。

  5个人才群体——

  深谙联合作战的指挥人才群体,是指具备深厚联合作战理论功底、精湛联合作战指挥本领、强烈联合作战指挥意识,能够有效履行联合作战指挥职责的高素质指挥军官群体;

“国家队的未来阵容,如何培养青年才俊?”的简单介绍

  精通军事谋略的参谋人才群体,是指善于运用计谋和策略为首长出谋划策以赢得作战胜利的优秀参谋军官群体;

  掌握新型装备的战斗人才群体,是指能够熟练操作使用新型武器装备的直接遂行作战任务的优秀战斗人员群体;

  善于创新攻坚的科技人才群体,是指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强烈探索精神、突出科学成果,为军队建设和作战胜利作出较大贡献的优秀科技人才群体;

  专业技能精湛的保障人才群体,是指具有较强作战、后勤或装备保障工作能力,能够圆满保障任务的优秀人才群体。

  这5个人才群体,是立足于我军现有军事人才基础,对新型军事人才分类定型画像,是适应时代要求对军事人才建设目标的新概括、新定位。

  量体裁衣,军队改革会越来越重视这5类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你属于这个范畴么?

  

  五鲁迅先生在《坟·娜拉走后怎样》中写道:“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别一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军事改革也是“流血”的政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斩断利益的藩篱,军队改革才能成功。

  特别是涉及到人才培养与使用方面!

  下一步军改,我们期待!

  来源:三剑客公众号 原创

  作者:天狐剑

  

  投稿|联系:jiankesan001@163.com

  ◇你的声音,我们认真聆听◇

  

上一篇:九游体育登录-“生活方式与运动:如何结合健身与日常生活?”的简单介绍
下一篇:九游娱乐体育-关于中国男篮低谷:为何从亚洲霸主到难进奥运?的信息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